/lyLOGO3.jpg
 教研与创新 
  教务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研与创新>>教务处>>正文
 
漫话语文
2012年11月05日 教务处 

几千年的母语,上百年的课程,近几十年来几番变幻,改革之路走得异常曲折。站在一个语文教学实践者的角度,笔者最深的体会是:语文教学似乎怎么改革都有点道理,又似乎怎么改革都缺点东西。

语文何以至此,原因何在?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实在是太特殊了。夏丏尊先生在《国文科的学力检验》一文中谈到“国文为中学科目中最重的一科,也是最笼统的一科。因为文字原是一切学问的工具,而一国的文字又有关于一国的全文化,所以重要;因为内容包含太广泛,差不多包括文化及生活的全体,教学上苦于无一定的法则可以遵循,所以笼统。”

语文教什么?过去,很多人认为是教教材、教课文。教课文就要理解课文内容,但这只是一个基础,不是目的,在此基础上去揣摩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语文教材是若干篇课文的有机组合,但是其中有很多偶然的成分。某个单元也可换成另外一个单元,某篇课文也可被若干篇课文所替换。因此,正如叶圣陶先生讲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课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例子,语言文字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立足于语言文字并非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淡化语文的“人文性”,而是强调“两性”的水乳交融。教语言,不是教静止的、孤立的、僵化的汉语知识,而是在阅读、写作、交际、综合活动中激活语言,让学生掌握动态的、鲜活的、关联的、传递人类精神魅力的语言。

学好了语言文字,就像拿到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不但能打开现实世界的大门,还能够打开精神世界的大门。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之下,语文教学面临很大的困境,英语强势,古典弱势,动漫风行,网游发烧,新异思潮席卷而来,很多传统观念面临被颠覆的危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日益加宽加深,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被冲击得四分五裂。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百花园,去聆听先民在《诗经》里的歌唱,去观赏气象万千的唐诗王国和宋词世界,体会小小对联中凝结的古代文人的雅趣与智慧,感受每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歇后语背后的中国式的幽默,品味诗人们在现代诗中的自由的心灵歌吟,通过演讲、辩论、朗诵、表演等语文活动让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不断加深对“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的体认,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这是一种隐性的民族精神教育,因其润物细无声,方能育人见真功。

语文是人类生活的集中反映,而人类生活也因为有了语文才得以发展与提升。没有了语文,人们将生活在无边的幽暗之中,生命也将变得虚无与苍白。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语文就是生活本身”。因此,语文的学习方式也只有转化成生活方式才能更加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

怎样才能把学习方式转化成生活方式呢?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文本中的生活是别人写在纸上的人生行旅,静静的文字中裹着一个情感荡漾、思想澎湃、充满哲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语文生活世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走进这个世界,与文本中一个个真实的生命相遇相知,去触摸他们的语言,倾听他们的心声,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他们的情思与怀抱,不知不觉地唤醒自己的人格与心灵,潜移默化地“学会以汉语来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成长体验,而这种种表达本身也将成为其生命体验的一部分。”体验越真切,表达得越精彩,把表达的内容连缀起来,就是学生的一部生活史、成长史和精神发育史。

独立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主流,也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激励儿童少一点精神依附、精神跟从,多一点精神独立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一个精神独立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表现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够积极地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坚持自己的立场。一个人的精神独立程度原本是一个与日俱增的过程,然而,在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并不是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积极,反而是渐渐学会了人云亦云或是不言不语,课堂里,大写的人、鲜活的生命、独特的个体是难得一见的风景,有些学生虽然身体在成长,但精神却在萎缩。

问题在哪里?教师对对学生个体的认知特点、认知水平关注远远不够。学习过程中某个个体难解的困惑、刚刚萌芽的模糊想法,一瞬间的内心顿悟,难以言表的感动常常在老师“想当然”的思维轨迹之中被忽略不计。久而久之,学生的趋同思维、从众心理越来越强,想法越来越少、越来越不重要,声音越来越稀,越来越轻微,当然,语文课堂也就越来越缺乏魅力。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微妙的个人差异的洞察与尊重程度,对学生认知的思维轨迹和思考内容敏锐捕捉的程度,教师进入到学生个体认知世界的深入程度和细腻程度,不仅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富有魅力地展开,更决定着每个个体生命体验的丰富程度,精神独立程度。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借助语言来建构生命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的一个特质,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着眼点。聚焦于这个着眼点,在“笼统的”“无止境”的语文中立足于语言文字,立足于民族精神,立足于语文生活,立足于个体认知,让学生不断获得属于自己的语言智慧和生命智慧,运用智慧把人类的公共精神遗产转化为自己的私人财富,使自己的语文生活越来越充实,生命体验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越来越富有,人生底色越来越亮丽,一步步远离狭隘与平庸,走向广阔而优雅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语文教学改革,即便缺一点无关紧要的东西,终究会远离歧路亡羊的迷途,走向育人的正路。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机电学院  西安技师学院 电话:33199003   ICP备案号:陕ICP备06000550号   学院地址: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咸大道东段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