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我荣幸的被学院派出参加“西安职业技术教育类院校校长及老师赴新加坡师资培训”项目的学习。在短短的十天内,我们通过集中学习(有三位同仁从不同的侧面介绍和讲解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参观工教局东区和西区校园、实地考察实训场地、同行之间讨论交流,对新加坡国家教育与培训有了系统了解;对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及培训体系的发展历程和所扮演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的职责、组织机构、课程和“三院一制”的管理模式、“重技能、强思考、育爱心”的教育模式、实践倾向的课程模式,基于过程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计划与设计模式等有了初浅的认识;特别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及发展有了较深刻的感受,现将此次培训感受与认识,学习与思考归纳如下:
一、教育特点
1、因材施教:新加坡的教育方针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小学就开始分为标准班和基础班(快、慢班);中学分为特别班、快捷班和普通班。基础班的课程较慢,内容较少。入学成绩好的中学生可进特别班,较好的进快捷班,较差的进普通班。普通班的学生可以留级一年。这三个班的学生可以根据逐年学习成绩好坏递升或下降。如普通班的学生,以后成绩追上,可进入快捷班,快捷班的可进入特别班,反之则要下降。实施这一措施的目的,是根据学生的智力情况,因材施教,保证学习质量,多出人才。
2、文化课和工艺知识并重。在新加坡,中学生要参加英国剑桥的O、N水平考试,高中生则要参加A水准考试,以保证学生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新加坡的教育并未忽视实践,从初三开始,学生就要到工厂实习,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
3、实施和扩大多个高质量的教育计划。让学生懂得并掌握高科技知识,就要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分析,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小学开始,改变只注重学习课本内容的读书方法,增加思考、创新、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比重,保证新一代新加坡人在国际环境竞争中,求胜求存。
4、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实行双语政策:英语+母语。开办英语的目的,便于了解世界先进的社会知识、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使新加坡的教育早日溶入世界。再有一个原因,多个民族共用一种公用语言,便于了解和交往,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开办母语的目的,让下一代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弘扬民族精华。
5、新加坡的教育与经济命脉息息相关。新加坡30几年的历史,已告诫人们:经济腾飞,教育先行。在新加坡,学校不是孤立的学校,所有的工艺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都是企业的亲密伙伴,企业的设计、改革,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完成,如最新开设的生命科学将成为新加坡经济的一大支柱。他们把学校作为科技的前沿,政府鼓励学校开设专业进行研究。副总理陈庆炎鼓励学校:把大学实验室内的科研成果从传统支援经济的角色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6、在新加坡,所有的学校都已实现网上教育。
二、职教过程
新加坡的职业训练起步较早。建国初期,工艺教育局,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1979年成立工业与职业训练局,全面负责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1992年成立了工艺教育局,作为中学后工艺教育机构,负责培训每年25%的中学毕业生。到现在为止,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由工艺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三大部分构成。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职业教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教学工厂里独特的训练,为新加坡的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如今,职业教育不仅是新加坡教育的主体,也成为新加坡经济的支柱。新加坡职业教育训练的目标是:学生在工作的第一个星期内就要为雇主创造效益。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报纸上报道:受过职业训练的学生,在新加坡倍受雇主青睐。调查显示:雇主对90%的工教院毕业生表示很满意。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意借鉴国际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方法,加以消化吸收,并结合本国情况推行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方针。如德国的双轨制教育,在新加坡得到了创新的推行。
三、学习与思考
1. 新加坡的职业与技术教育发展从1970年至今走过了三波转型,在这三次转型中,1992年成立新加坡工艺与教育学院作为中学以后的职业与工艺教育机构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工艺与教育局采纳的战略规划过程和严格执行各项战略举措,是新加坡职业与工艺教育能够实现有效结果和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
2. 工艺与教育局“改变职业与技术教育形象的战略措施和经验” 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如职业与工艺教育形象建设,改善环境,纠正家长和学生对职业与技术教育的错误看法;与大学沟通给优秀学生上升的通道,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主流教育系统里的一个环节和可行的途径;发布毕业生的成功故事,给家长和学生明确的信息,职业与工艺教育不是一条死胡同;对职业与工艺教育形象进行品牌研究,每隔三年发布品牌指数。
3. 工艺与教育局“保持职业与工艺教育与行业相关性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自主学习的技巧、对毕业生实施全面的延续教育计划;对师资准入提高门槛(必须具有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并实行三年合同条约制(规定有两年的试用期培训考核);以及保持10%的教师每五年去企业实习3~6月等方法,保持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企业人员参与的课程开发与设计都保持课程的开发与行业相关性的衔接。
4. 工艺与教育局制订了优质工艺与教育教师条件、培养及发展方向、以及系统培养及支持优质讲师的框架,对优秀教师培养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推动了职业与工艺教育的快速发展。
5. 政府对职业与工艺教育广泛的投资是职业与技术教育的最大后盾。
总之,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一流的师资和良好的学风(学生自信、大方,小组学习时侃侃而谈)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新加坡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产业发展为龙头的课程开发、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校园管理等等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徐宁远
2011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