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如期而至,机电技术系党支部的女教师们,在三尺讲台上,以粉笔为笔,书写着教育的辉煌篇章,她们在教学、科研、育人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风采,为我院的发展贡献了强大的巾帼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聆听她们躬耕教坛的育人故事。
党建引领,践行教育使命

“党建不是贴在墙上的口号,而是融化在教案里的红色基因。”党员张璇老师作为党支部的宣传委员,将“为党育人”的誓言化作教案中的点点星火,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党建与教育同频共振”的生动篇章。她勇于创新课程模式,巧妙地将大国工匠精神融入《电机控制线路》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深根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真正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她让党徽在实训台闪耀,让党旗在讲台前飘扬,在机电领域书写着新时代巾帼先锋的奋进篇章。
匠心教学,打造专业课堂

在三尺讲台书写巾帼华章,于工程图样间孕育创新火种。“机械制图不是冷冰冰的线条,而是工程师的语言。”党员张建红老师以匠心独运的教学智慧,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女性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作为先进制造系的老牌讲师,张老师编写的《机械制图习题册》《机械测绘》等多项工作页被纳入优秀规划教材,她主持的《液压气动技术数字化资源开发》项目荣获专项立项。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国旗上,与黑板跃动的粉笔板书交织成歌,张老师用二十一年青春绘制育人坐标,以她的方式证明:教育的美好,在于让每道线条都承载梦想,让每个视角都看见未来。
科研引领,助力专业发展

当智能制造的时代脉搏与教育初心同频共振,人工智能党小组的刘萍老师以代码为梭、以算法为线,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编织着育人与创新的双重经纬。以炽热的科研信仰与柔软的教育情怀,深耕在我院智能制造领域。刘萍老师胸前的党徽与ABB操作台闪烁的指示灯交相辉映,在她身后,一群年轻学子正通过脑机接口调试智能模型,仿佛跃动着“中国智造”人才成长曲线。她用行动诠释着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方程式——当严谨的代码注入教育的温度,冰冷的机械也能生长出玫瑰的芬芳。
爱心育人,筑牢红色根基

“教育是看见每颗星星独特的轨迹。”党员刘文玲老师以党建为舵,以育人为桨,在学生党员培养的沃土上深耕细作。作为支部的青年委员,她既是青年学子思想引路的“灯塔”,又是党务工作的“实干家”,用青春的热情与智慧,为党支部注入蓬勃朝气,为职业教育筑牢红色根基。在学生成长路上,刘老师用光阴在三尺讲台编织经纬,以慈母之心为我院学子缝补青春的褶皱,谱写着当代教育者最温润的注脚。“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她用行动践行这一理念,让学生在温暖中成长。
行业交流,推动专业进步

“企业需要的是能解决产线‘真问题’的技术能手,而我们的课堂必须培养这样的实战型人才。”作为汽修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党员关琳老师扎根职业教育沃土,紧贴产业脉搏,将课堂延伸至企业车间,用专业与热情书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篇章。她深知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变革,积极参与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的调研活动,与企业专家深入交流,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将行业最新动态与前沿技术带回校园,并据此对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提出优化建议,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
机电技术系党支部的女教师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温柔,为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楷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奋勇前行。也激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在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教师质量强校意识,狠抓师德师风与教学能力建设工作中再创佳绩。学院更多女性教育工作者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师质量强校意识,并着力提升师德师风与教学能力建设,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
供稿:屈佳蕾
编辑:刘婷
校审:杨敏
主编:程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