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但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的部分职校生,自我意识较强,自控能力较差,不少人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观。在对待事物时,容易意气用事,擅作主张,而不考虑后果,往往会发生一些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甚至是触犯法律。这不但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耽误学业,自毁前程。
作为现阶段有理想、有抱负的学子,应时刻铭记家长、学校、社会寄予我们的厚望、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纪律意识,培养自我控制与自我教育能力,共同创造温馨和谐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防范校园违纪现象的发生,使自己成长为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成就自我梦想。
一、预防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打架斗殴的办法
1、校园中的打架斗殴及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校园中出现的打架斗殴,绝大部分是因为同学之间一些小的矛盾纠纷没有得到及时化解而酿成的。尤其是酗酒后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比较突出。
中高职学生中发生纠纷的原因主要有:
(1)不拘小节;
(2)开玩笑过分或刻意挖苦别人;
(3)互相猜疑;
(4)骂人或不尊重别人;
(5)妒忌他人;
(6)不谦虚,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7)极端利己,不容他人,争强好胜;
(8)酗酒后寻衅滋事等。
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两种:一是争吵斗嘴,互相攻击、谩骂。二是打架斗殴,随着争吵不断升级,发展为你推我搡,最后大打出手。两种形式,联系紧密,以争吵开始,以打架甚至造成伤害告终。还有其它一些形式,如写恐吓信、发恐吓信息、背后造谣污蔑等。
2、发生纠纷造成的危害
(1)妨碍内部团结,破坏学生成才的优良环境。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真诚相处,和睦团结十分可贵,它不仅可使你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良好的品德,且可从他人身上得到帮助,受到启发,以增长自己的学识和为人处事能力。而闹纠纷只会伤害感情,削弱友谊,破坏团结,瓦解集体。
(2)极易酿成刑事、治安案件,葬送自己的前程。就纠纷发生的直接原因而言,多数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一旦成为纠纷,有的则难以收拾。例如,恋爱纠纷可能使人丧生;聚会醉酒致死,随同人员要承担连带责任;同学纠纷可能使人镣铐加身,有的纠纷也可能酿成血案。纠纷是刑事、治安案件的温床,纠纷是破坏安定团结的蛀虫。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牢牢记住他人给我们留下的教训。
3、怎样防止纠纷发生
(l)冷静克制。无论争执由那—个方面引起,都要持冷静态度,不可情绪激动,这就要求我们讲大度,虚怀若谷。只有“大着肚皮容物”,才能“立定脚板做人”。对于那些可能发生摩擦的小事,要宽容,一笑了之。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切纠纷,都会化为乌有。
(2)诚实谦虚。在与同学和其他人相处中,诚实、谦虚是加强团结,增进友谊的基础,也是消除纠纷的灵丹妙药。有了诚实、谦虚的精神,在发生纠纷时,就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宽容他人的过失,处理好相互间的争执。要知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特别在发生争执时,诚实、谦虚并不是懦弱、妥协,恰恰相反,是你强大和品德高尚的表现。
(3)文明礼貌。实践证明,学生中的纠纷多数由口角引起,而口角的发生都是恶语伤人的必然结果。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话不投机半句多”,深刻揭示了语言与纠纷的辩证关系。语言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当你不小心触犯了别人时,你讲一句“对不起”、“很抱歉”、“请原谅”,或别人触犯了你,向你道歉时,你回敬一句“别客气”、“没关系”,紧张气氛就会烟消云散,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4、为什么要禁止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超出理智约束的一种激烈的对抗性互相侵害行为。这种行为一般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目前,中高职在校生的年龄大都在16-22岁之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生活中有时也许会不理智地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或遇突发性纠纷时容易超出道德“警觉点”,无视危险的路标,急匆匆地步入歧途。校园内同学之间交往频繁,由于性格不合、见解不一和利益冲突等原因,必然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纠纷,从而导致打架斗殴现象发生。打架斗殴是校园内的一大公害,成为在校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被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定、纪律严厉禁止的。
5、学生打架斗殴有什么危害
(1)极易酿成刑事、治安案件,葬送自己的前程,给自己、他人、家庭带来巨大伤害。
(2)妨碍内部团结,不利于优良校风和学风建设,破坏大学生成才的优良环境。
(3)损害学生的良好形象,影响学校声誉。
6、如何防止打架斗殴
(1)防突发性打架斗殴。突发性打架斗殴往往是由偶然起因不能冷静对待而引起的。制止这种斗殴首先应采取说服的方法,针对不同对象,认真讲清道理,指出“行少顷之怒,丧终身之躯”的严重后果,使冲动的头脑迅速冷静下来,不自酿苦酒。
(2)防报复性打架斗殴。报复性打架斗殴往往产生于某种奇特的变态心理。在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动机必然要从言语、行为等方面显露出来。所以,我们要注意关心同学的思想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而又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劝。年轻学生一般来说自尊心都是很强的,所以,应委婉相劝,攻心为上,用一种相似的人或事来善意暗示对方,让对方自己觉悟,从而领悟到同学之间的情谊。
(3)防演变性打架斗殴。演变性打架斗殴一般有较长周期的滋生过程。同学们长期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在思想上和生活上会发生一些摩擦和冲突。而有些伤人感情的话语容易生成积怨,引发斗殴,甚至毙命。
(4)防群体性打架斗殴。学生完全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分辨是非,判断正误。但为帮同学、老乡或朋友而进行群体性斗殴是绝对不允许的。
7、遇上别人打架斗殴怎么办
你若遇上别人打架斗殴,请别火上加油扩大事态,要做到:
(1)不围观,不起哄,不介入。
(2)你想劝解,应先问明情况,站在公正立场上做双方的工作。若劝解无效,应迅速向领导或保卫部门报告,以防事态扩大。
(3)打架的一方若是你的同学或熟人,在劝解时不可偏袒。在采取隔离措施时,应首先拉自己的同学或朋友,以免被对方误解,或将你当作对方的“同伙”而受到无故伤害。
(4)当学校有关部门调查打架斗殴真相时,现场目击人要如实提供线索和证据,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使肇事人受到惩处。
二、防范不文明现象的对策
不文明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有些甚至在自己身上发生过,只是没人提出异议,才觉得自然随意。殊不知正是这些潜在行为侵蚀了我们的文明意识,造成了我们的惰性心理。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内心深处挖掘自己的不足之处,时刻以“文明”二字来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主动地抵制不文明语言的侵蚀,时刻注意到自己的言谈举止。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自身素质。只有以较高的素质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纵观古今中外成功有名之士,无不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于律已,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自然做出应做的事。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按照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目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道德修养。
其次,要有较强的纪律性和原则性。我们应当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身份,大丈夫做大事情,但也要拘泥于小节。“无规矩不成方圆”,“玉不雕不成器”,我们要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自觉接受学校的管理,不能让自我过于膨胀,对学校纪律视而不见。
再次,培养文明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规范行为举止,强化日常管理,形成良好校风。习惯成自然,我们要好的习惯成自然,而不是不良的习惯成为自然。
作为学校,要从文明的教育管理方面入手,在制度建设、教育引导、氛围形成、物质保障等方面做好对不文明现象的防范。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生的行为;要加强行为引导,营造文明的氛围;要加强文明思想教育,注意教育的载体、方式、方法,注重有效性。让告别不文明行为在全校师生的关注下,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身边小事做起。
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素质教育活动,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将我校建设成为一个快乐的校园、文明的校园、和谐的校园、爱心永驻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