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机电学院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共青团工作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共青团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党群工作>>共青团工作>>正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014年04月09日 学生工作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爱国

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精忠报国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爱国如家、爱民如兄。——世界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国化名言》。

利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是指个人利益,而得是指得到的。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仁爱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提倡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

传统道德一般都是在社会稳定时发挥作用,而社会剧烈变动时则缺少用武之地,

正所谓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历史证明,儒家伦理往往在太平盛世发挥它稳定社会、缓和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功效。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的大局。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水平的如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曾说: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最必须的条件就是公德。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司其职,承担起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守其则,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美德:孝敬父母、孝顺父母,是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回报父母的教导之恩!孝敬父母、孝顺父母,是天下孝子们应该做的事。百行孝为先、万善孝为首、都是天下孝子们应该做的大善事、大好事!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美德! 

核心内涵

仁 :有仁爱之心 ——唐太宗爱民如子

义 :重情义 ——荆柯刺秦王

礼 :懂礼数 ——孔融让梨

智 :明智果断 ——空城计

信 :诚信言而必果 ——尾生沉水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但归纳起来,在历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丰富,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发展。

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

,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关于,最早出自《尚书》。《尚书》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当年商汤用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最早的涵义是亲人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亲,仁也,又说:仁,亲也。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随着历史演变,的涵义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由亲人发展到了爱人。老子说:与,善仁。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里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为了维护,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见,在的情感范围由家族扩展到社会的同时,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

,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的原义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说文解字》曾这样解释,义(义),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意思说,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我们崇尚羊的形象和涵养,要像羊一样温和、善良、美好。这里讲的,主要是指一种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气节。羊在我们生活中,从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中国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与鱼构成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羊和鱼都是最鲜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中国人最美好的字眼上面都有一个字,都是用作主要部首来构造的,这反映了人们对羊所具备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并把这种境界作为国人应该追求的品行,作为应该提倡的道德。《说文解字》把联系起来解释,字头,的繁体字也是羊字头。所以,义、美、善是同义的。古人强调义气,就是指这样一种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义的气节。孔子极为推崇德,提倡杀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德,说要舍生取义杀身舍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说明孟子是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认识的。我们讲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简化成仁义道德,可见,在这五大要素里最重要的是两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两大要素。古人云:仁则荣,不仁则辱由义为荣,背义为辱,说明中国传统道德的荣辱观也是以是否做到作为主要标准的。

,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习俗和仪式。《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指的就是一种仪式、一种习俗,当时还没有把作为一种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确和倡导。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关于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新的变化。《礼记·表记》中说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说的是殷人尊神,而周人事鬼敬神而远之,开始远离它,并且制礼作乐,逐步把这些礼仪规范起来,对在哪种情况下实行什么样的礼节、举行什么样的礼仪、讲究什么样的礼貌进行了具体规范,提倡以礼乐治天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内容又有了创造性的变化,开始将作为道德准则加以提倡。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的诗句,意思就是说:看那老鼠还有一张脸皮,做人岂能无礼仪;如果一个人没有礼仪,不去死还干什么?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的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的规定。这说明在道德领域已经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尊重、加以规范、加以倡导。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更提出了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理念,把放在道德规范之首,表明已经由原来的一种习俗和仪式逐步地规范为一种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升华为治国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国人向来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由此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中同样有着重要位置。

,是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里。孔子常说: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讲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智慧之举。这里讲的是知也就是指这才是智慧、这才是聪明、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唐尧禹舜、商汤等关于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是非、认识善恶这样的聪颖、智慧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的具体思想内容,提升了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道德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缺乏坚定可靠和相互信赖这样一种基础,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也难以实现诚实和守信。关于,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历代贤人圣哲关于的强调不绝于书,甚至包括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一些古典文学名著里面,也都强调的道德理念,都有关于的人性诠释和故事描绘。《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意思是说统治者,是立国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础。老子说:言,善信。意即说话要恪守信用。孔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还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诚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点。孟子则把诚信看作社会的基石和做人的准则,他所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的阐述,即是其证。《贞观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征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把作为治国之大纲来加以强调。《旧唐书》里说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尚书》写道:信用昭明于天下。《诗经》里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叫信誓旦旦。像这样一种对的认识、对的提倡、对的崇拜,从古至今像一棵常青树一样存活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说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那么,如何看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五大基本要素呢?从五大要素的关系看,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也可以说是道德大厦的支柱。从基本内涵来看,主要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尊重和互相爱护的情感,是世间万物共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种道德规范;是超越自我、正视现实、仗义公道的做人态度;是建立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一种标准和规则;是人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眼光和能力;是人们交往和处事的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是我们要很好遵循的、最重要的五种社会道德规范。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各种组合的比较来看,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和主要品行,在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来看,仁、义、礼、智、信在中华民族道德建设的长河中具有本源地位。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林林总总、丰富多彩的庞大体系来看,仁、义、礼、智、信具有主导地位。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广泛性、深远性影响来看,仁、义、礼、智、信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机电学院  电话:33199003   ICP备案号:陕ICP备06000550号-6   学院地址: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咸大道东段003号